鸿泰盛

行业资讯

首页>新闻资讯>行业资讯>电导测量仪你踩雷了吗?

电导测量仪你踩雷了吗?

日期:2021-03-25 19:07:38点击率:1615

[  来源:糖尿病早期筛查系统  |  作者:糖尿病早期筛查系  |  时间:2021-03-25 19:07:38  |  收藏本文  ] 【大 中 小】


在日常生活中,糖友们是否存在以下看法,如果存在的话就意味着你已经踩雷了,电导测量仪相信,有了这篇文章各位糖友们也就不害怕了。

误区一:只在感到不适时才监测血糖

有许多因素会引起血糖波动,例如饮食,运动,情绪,睡眠和药物治疗。当您感到不舒服时监测血糖将无法确定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,源头问题无法解决,血糖绝对达不到目标。

误区二:只要感觉良好,医生就不必寻找

感觉良好并不意味着血糖得到良好控制。不要以为一切都正常就只是因为您对自己感觉良好,没有监测血糖并且没有就医。当您对自己感觉良好时,您的血糖确实可以控制在正常水平,但也可能异常,但是没有任何症状。实际上,血糖波动很可能在您没有感觉到的情况下损坏了您的细胞和血管。电导测量仪建议定期进行血糖检测才为上策。

电导测量仪

误区三:没有必要测量糖基化血红蛋白

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了特定时间的血糖值,并且容易受到饮食和葡萄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;而糖基化血红蛋白则反映了近2?-整个饮料在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水平,不受抽血时间,是否禁食等因素的干扰。因此,糖基化血红蛋白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糖尿病监测“金标准”。

误区四:只测量餐前的血糖,不能测量餐后血糖

在中国,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0%以上患有餐后高血糖,餐后高血糖会带来极大的危害。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,饭后血糖越高,死亡的风险越大。如: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,视网膜病变,肾脏疾病,认知障碍和癌症的风险。餐后血糖的控制对于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实现极为重要。因此,为了控制血糖,有必要在饭前监视血糖,而且在饭后监视血糖。

接下来来聊聊什么是糖基化血红蛋白(HbA1c),是红血球中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稳定产物。它与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浓度成正比。它的浓度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,目前被认为是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测试指标。

血糖未达标准或每3个月调整一次治疗计划;可以每六个月检测一次符合标准的血糖。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并且您目前的药物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,电导测量仪建议咨询您的医生以调整您的治疗计划或药物剂量。


{dede:field.typename/}







温馨提示: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,禁忌内容或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。

鸿泰盛(北京)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17009804号-1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龙湖长楹天街西区星座3栋1903室(北京地区可以预约上门体验设备)

电话:4006588981、18618412349

关注我们:关注我们